物联网是风口吗?
有很多人甚至连物联网究竟是什么都没有闹明白,就疯狂地投入了其中,这和“买了一家公司的九游娱乐官网股票却连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都不了解”是一样危险的。物联网来自美国,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定义物联网的呢?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大学Auto-ID中心创始人Kevin Ashton于1999年提出,指的是“一系列实物产品通过电子设备、软件、传感器和互联网组成的一个网络。通过这些产品和生产商、运营商、终端用户或其它相互连接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物联网将会给整个价值链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含金量更高的服务产品。物联网上的每一个实物产品都可以通过其内置的计算设备被独一无二地确认,而且可以在物联网内和其它实物产品交互操作。”
在中国,物联网的一个实践者就是小米。2015年3月初,小米在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上推出了采用Marvell IoT芯片技术的智能模块,并将在其空气净化器、多功能网关等智能家居产品上采用该模块。
此外,小米智能模块还在Marvell IoT芯片基础上集成了Wi-Fi连接功能,完整实现了与小米云服务的通信协议,可以帮助第三方厂商极其简单地实现传统设备向智能设备的升级,该模块在硬件基础体验上做了充分的技术研发准备,支持上电设备发现、可靠固件升级、网络可靠性维护、一致化的连接状态指示等功能实现。
小米的物联网布局是将其投资的所有实物产品都通过小米手机、小米云服务和小米路由器连接起来。小米的这一战略布局使其在第六轮融资中获得了450亿美元的超高估值。在小米光环下,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就是小米估值/员工数的比率。450亿美元天价估值之巨的小米只有区区5000名员工。照此推理,中国目前有4亿左右的就业人口,如果物联网全面实现,中国需要总市值超过1000万亿美元的物联网企业来为这些人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这远远超过了中国GDP所能提供的可能。除了市值/员工数的比率超高之外,顾客人数/员工人数的比率超高也是个问题。
中国遭遇物联网模式悖论?
物联网企业连接实物产品、生产商、运营商和终端用户,最终都强调提高资本投入的回报率,这往往造成其市值增速、顾客人数增速都远远高于员工人数增速(很多情况下,员工人数甚至是负增长),导致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越来越少。由此可见,单纯的物联网绝非中国产业转型的光明前途。
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除了IoT之外,我九游娱乐们更要讲人联网(Internet of Person,IoP)。众多资本投入回报率极高的物联网企业,需要一个能实现充分就业、从而能提供大量消费能力充沛的消费者的市场才能维持住,这就像再好的水稻种子,如果播种的土地面积不够,那么种子越多,边际回报率就越低,最后甚至于绝收。在中国,这就是物联网模式的悖论。那么人联网的逻辑又是怎样?这里通过一个案例说明。
印度的人联网逻辑对吗?
2000年,印度财团ITC的农产品出口和食品加工业务遭遇严峻挑战:印度农产品质量太低,无法满足出口需要,产量也不足以支持ITC的高速增长。问题主要源于:印度农业主要由大量分散、割裂、效率极低的农民组成;农产品的中间流通渠道既腐败又不透明,侵蚀了农民绝大部分的收益。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是通过收购或租赁把这些小农的农田整合成一个具有专业效率的农业企业,或者用严格的收购条件迫使众多的小农合并在一起以实现规模效应。
而与此相反,ITC认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于帮助农民发现和掌握高效的农业技术,强化他们在价值链中的利益而不是把他们排除在外。因此ITC设立了许多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农业信息中心(E-Choupal),为农民提供天气、价格与供求、种植方法、在线专家咨询,以及出售农产品的电商系统等服务。
ITC从农民中选出有领导力的人(Sanchalak)加以培训, 使其具备管理E-Choupal和组织农民学习活动的能力。Sanchalak并非ITC雇员,自始至终是农民的一员,他们独自承担E-Choupal的运营费用,通过农产品在E-Choupal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成来获取收入。所以Sanchalak和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E-Choupal排除了许多无附加值的环节,减少了ITC 25~30%的采购成本,为ITC的高速发展打造了一个稳定高质的供应链。
E-Choupal还对其覆盖的1500万农民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带领他们脱贫致富。富裕起来的农民又通过E-Choupal购买更多提高其农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产品和服务。E-Choupal具备物联网的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特征,但它更注重IoP。
通过ITC的实践我九游下载们看到,劳动力不应该是企业为了讨好政府和社会而不得不背负的成本负担,而可以看作是一个把社区、环境、员工和企业本身利益完美整合的平台的一部分。把受众群体在价值链中做大做强所面临的障碍,作为企业产品服务创新的引擎,把与企业产品和业务的关联度和其所带来的商业利益、成本效益作为衡量标准,为开拓市场和创造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物联网,还是人联网,这两者在中国并非二元对立的选择,而是需要兼顾与融合,资本与人本结合才能走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实业转型升级之路,盲目模仿西方绝对行不通。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Fast shipping and great customer service. Very happy with my purchase.
Great value for the price. Will definitely buy again. 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